鲁网 > 首页 > 2012 >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 > 齐鲁文化 > 正文

院团改革的“莱芜样本”

2012-09-13 22:10:25 来源: 大众日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

  “两次全省巡回演出,到过70多个城市,演出185场,观众达19万人次,这是近年来我们最成功的精品剧之一。”8月7日,谈起现代戏《儿行千里》,莱芜梆子剧团团长李长生告诉记者,他们正在积极准备,马上要二次进京汇报演出。

  莱芜梆子是流行于莱芜及周边地区的独有地方剧种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莱芜梆子曾名噪一时,剧目《三定桩》、《红柳绿柳》等先后进京演出,并搬上银幕。之后很长时间,莱芜梆子陷入生存困境,剧团一年只演出20来场戏,国家一级演员只能拿到300多元,许多演员只好出去修自行车、卖水饺、开三轮车,甚至有的还以扎花圈养家糊口。

  12年前,莱芜梆子剧团面临着解散的窘境。如今,这个剧团一年的演出超过300场。引领和见证这个转变的,正是李长生。

  剧团生存难以为继,头脑灵活的李长生停薪留职做生意,很快就住上了二层小楼。当文化局的负责同志请他重回剧团时,13岁就进入剧团的李长生考虑良久,最终决定回来。2000年4月,他高票当选莱芜梆子剧团团长。

  “办公室里唯一的桌子一根腿瘸了,扫地的笤帚也没有。一打电话拨不通,欠费1700元停机了。一问财务,单位账上只剩下600元。”当团长第二天,李长生的办公室就接二连三地来了要账的,原来,剧团外欠账款100多万元,债主们早就等着新官上任了。

  和糟糕的外部环境相比,更糟糕的是剧团内的风气。一次夏天在莱芜苗山镇演出,年纪大的演员在认真排练,汗流浃背,一些年轻的反而在树荫下的吊床上嘻嘻哈哈。李长生催促年轻演员赶紧排练,得到的回答却是,“唱好唱孬都是那些钱,何苦受那份罪?”

  光靠觉悟怎么行,关键要用制度调动积极性。李长生大刀阔斧引入市场竞争机制,打破“大锅饭”,对个人收入实现“三七开”,其中70%为基本工资,剩余30%则与工作绩效、岗位贡献等挂钩,全团上下形成了以实绩定报酬、以贡献论高低的公平竞争氛围。“现在大家一有空就排练,争先恐后地参加演出,谁也不会和钞票过不去吧!”26岁的演员徐鹏告诉记者,如今团内国家一级演员收入每月达六七千元,像他这样进团五六年的青年演员也能有四五千元。

  与院团内部改革一道,莱芜市从2007年起改变剧团拨款体制,改财政“养人”为“养事业”,把对剧团的财政投入分为基本拨款和考评奖励两部分;同时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专项奖励考核资金,从“面向基层群众演出、对外交流、新剧目创作、培养艺术新人、参加省以上各类评比”等五个方面,每季度对剧团进行一次业绩考核,兑现奖励资金,从而激发了剧团创作和演出的积极性。

  外有政府扶持,内靠自身改革,莱芜梆子剧团从濒临倒闭逐渐成为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“样本”。近年来,莱芜梆子剧团创作演出的《正月十五雪打灯》、《儿行千里》、《长勺之战》等剧先后荣获山东省“精品工程”奖八连冠及山东省文化艺术节多项大奖,小戏《暖水袋痒痒挠》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。特别是《儿行千里》大型现代戏,该剧先后荣获中宣部“精品工程”奖、省委宣传部“精品工程”奖、山东省优秀剧目奖、第四届“泰山文艺奖”等。目前,该剧受到甘肃、厦门、杭州、深圳等省市邀请,年前的演出计划已排满。

  莱芜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毕玉惠说:“莱芜梆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,市场本来就有限,然而他们不仅把戏演到了省内,演到了省外,甚至走出了国门,这是改革激发院团活力的最好明证。”

  今年上半年,莱芜梆子剧团转为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,并成立了莱芜市演艺集团公司,在市场化道路上走得愈发坚定。记者 贾瑞君

责任编辑:编辑值班

今日推荐山东媒体头条

悦读天下